雪涛诗评


明代江盈科※撰。此为诗歌杂论。有论诗歌体制与文之区别,有论题画诗,有论诗歌作法,有评历代诗人,有论诗人才性与诗歌关系,杂然合编为一卷。其中不乏独到之见。如首条论诗文体制区别说:“从古以来,诗有诗人,文有文人,譬如斫琴者,不能制笛,刻玉者不能镂金,专擅则独诣,双鹜则两废。有唐一代诗人,如李如杜,皆不能为文章,李即为文数篇,然皆俳偶之词,不脱诗料。求其兼诣并呈,自杜樊川、柳柳州之外,殆不多见,韩昌黎文赴八代而诗笔未免质木,所乏俊声秀色,终难脍炙人口,宋朝惟欧阳公号称双美。”这种说法虽不免有偏颇之处,但就文体的区分与作家才性的角度看,还有它精微的地方,表明了诗歌美和文章美从材料构成、作家写作方法到形成不同美学类型的疆界。由此推衍,就产生了诗人之诗和文人之诗的不同,至清,遂衍化成了诗人之诗,学人之诗,词人之诗等不同的说法。

《雪涛诗评》中所评诗人,主要集中在唐代与明代,唐代又主要集中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身上,对魏与六朝诗评价甚低。《诗话》说:“诗所为真古者,自《雅》、《颂》、《离骚》之后,惟苏、李《河梁》诗与《十九首》,系是真古,彼其不齐不整,重复参差,不即法,不离法,后人模之,莫得下手。乃为未雕之璞。若晋、魏、六朝,则趋于软媚。纵有美才秀笔,终是风骨脆弱。惟曹氏父子,不乏横槊跃马之气,陶渊明超然尘外,独辟一家。盖人非六朝之人,故诗亦非六朝之诗。沿及唐兴,毕竟风气完聚。所以四杰之琳琅,十二家之敦厚,李、杜之逸迈瑰玮,直凌《离骚》而方之驾,非六朝所能仿佛万一也。”此外,他评杜甫夔州以后诗是“突兀宏肆,迥异昔作,非有意换格,蜀中山水自是挺特奇崛。少陵能象境传神,使人读之,山川历落,居然在眼。所谓春蚕结茧,随物肖形,乃谓真诗人,真手笔也。”评李白是“李青莲是快活人,当其得意时,斗酒百篇,无一语一字不是高华气象,及流窜夜郎后,作诗甚少,当由兴趣销索。”

从评唐人标举李、杜,评明人有何景明、于谦、王阳明、唐寅等人,且各肯定李梦阳、王世贞、谢榛、宋子相等擅美一体来看,尽管婉转地批评了他们不能兼美或流于平衍,但其批评的态度,远比公安三袁或竟陵派对前后七子的批评要和缓。有明陶珽辑《说郛续》本,三十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