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诗


明张蔚然※撰。此为张氏论诗之作,今所见《说郛续》三十四辑录,仅有评论十则,每条前有标题,分别是:“函六籍”、“唐宋偏”、“骚体”、“古选则”、“习气”、“古韵”、“律难”、“有声无词无义”、“三唐”、“拟乐府”等。

函六籍,谓作诗当先咀含《六经》,因《六经》之意,生活中无所不在,不通《六经》,殆难著笔,且“《易》象幽微,法邻比兴:《书》辞旉畅,式用赋物;《春秋》借儆,义本风刺;三《礼》庄鸿,体类《雅》、《颂》。”本身与文学关系就极为密切,由此可知宋人严羽《沧浪诗话》所谓“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之谬也。

唐宋偏,谓唐、宋诗法诗风各有所偏:“唐诗偏近《风》,故动人易;宋诗偏近《雅》、《颂》,故入人难。唐人之于《风》也,即《雅》、《颂》体亦以《风》焉,所以偏也;宋人之于《雅》、《颂》也,即《风》体亦以《雅》、《颂》焉,所以偏也。”此谓唐、宋诗各得《诗经》之一体,合而见全,离而见偏,亦即天下诗歌莫不同祖《风》、《骚》之意。唯其不抑宋人,又谓各有“偏近”,所论当于前后七子不合。今执以判唐宋诗歌风格之区别,当为有益。

其论“骚体”,亦旨具新解。《西园诗麈》曰:“骚之为体,非诗非赋非文,亦诗亦赋亦文。自《骚经》至《大招》,篇章几许,而于百世为诗为赋为文者取给不竭焉。咄咄为何物!”此亦《骚》为后世祖述之意,而思新语隽,颇具小品趣味。以下数则。读之可见其论诗之旨,与前后七子时论不合,如论“习气”:“在六朝无六朝习气者,左太冲、陶彭泽也;在唐无唐习气者,初唐陈拾遗,盛唐孟襄阳、中唐韦苏州、韩昌黎,晚唐司空图也;在宋无宋习气者,谢皋羽也。此亦关于其人。盖六朝之习靡,唐之习嚣,宋之习萎,非其入有超焉者,曷以洗此。”此可注意者,不在六朝、宋人习气,而在言唐人亦有习气,且言唐之习嚣,无此习气者,仅陈子昂、孟浩然、韦应物、韩愈、司空图诸人,则置李、杜于何地!此论可谓与前后七子相悖谬矣。又言律诗难作,“律难”条说:“四言古难于五言古,五言古难于七言古,七言古难于绝,绝难于律。然古可以欺人,而律不以欺人也。故人反难之。譬如书家,篆难于隶,隶难于草,草难于楷,然篆隶可以欺人,而楷不可以欺人也,故人亦难之。”此条笔锋犀利,类似杂文,所谓“欺人”之谈,矛头直指当代名公,此读者不必明言而可体会也。更有甚者,则面陈直指,笑“诗必盛唐”论之浅陋。其“三唐”条论:“近体师唐固也。世动称不作大历以后语,则晚可废乎!曰:初唐有篇而无句,晚唐有句而无篇;初唐有骨而无声,晚唐有声而无骨。盛唐篇与句称,声偕骨匀,随所意探,毋为耳食。化而裁之存乎变,神而明之存乎人。”则甚矣。而其论之精湛,亦可感佩。

有明陶珽辑《说郛续》本。三十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