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兆云※撰。一卷。此为王氏论诗之作。共计三十九条。每条前有标题,明其所论之旨。王氏好读书,不慕功利,作《挥麈诗话》为好奇心所驱使。“读书为文二论”自称:“魏李谈之曰:‘吾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苦七尺躯也。’祖莹曰:‘文章须自出机轴,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也。’诵兹二说,实获我心。”由此可见此书之纲领这一思想,如嗜好清淡闲远和嘲笑功名利禄的诗,多少有避世的思想。其赞赏王蜕岩《百别诗》,以为“深识死生之理者”。喜爱“人生自是无根蒂,却被功名一线牵”这样的《纸鸢诗》。此均非在评论诗歌,实为人生价值观的自我宣泄。故其书其文,固不在以我之诗观褒贬当代,挥斥古今,而在闲情自适,俯仰古今诗人。因此,王兆云决不会有过于决断的评论和激烈的思想,其诗学主张,亦当兼容,写景抒情,言志咏物,无一不佳,无一不可,《挥麈诗话》云:“诗人志向,各自不同,如题渔父之作,有美其山水之乐者,有悯其风波之苦者。……属意虽不同,写景咏物,各极其妙。”其实,《挥麈诗话》的价值,并不在上述价值观的宣泄和兼容诗观的发挥,而在其搜奇记逸,考订诸家诗词的逸文逸事上。例如:他辑录沈周的逸诗和杨慎题于妓家的逸词,又从赵与时的《宾退录》※里辑出了王建《宫词》十首。考订了误入苏轼集中的顾况诗,考证“灞桥雪”为郑綮事,与孟浩然并无干系等等。均可供文学史家和辑逸者参考。
有清人金忠淳乾隆间所刻《砚云》乙编本。后有据此版排印的蔡尔康《申报馆丛书·续集》本和商务印书馆的《丛书集成初编》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