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支允坚※撰。此为支氏论诗之作。支允坚著《梅花渡异林》十卷,其九、十二卷为《艺苑闲评》。自谓其作意曰:“余从作劳经史之暇,偶因披览,辄命颖生,随时钞合,以当抵掌扪虱之欢。”
支氏论诗文,于文独推尊司马迁《史记》,于诗推尊杜甫,其卷一说:“《史记》与杜诗,皆深浑高厚。其叙世态訏隆,人生惨舒,悲喜之变,如口画指伪,神化案,有余材焉。第迁有繁词,甫有累句,不害其为大家。迁芟其冗则《经》矣,甫加以穆则《雅》矣。”其《史记》删其繁冗则“经”,杜诗芟其累句则“雅”,仍可见其以《诗经》为批评准则,后世诗文,皆源出《诗经》风雅之意。《史记》、杜诗而外,支氏对陶诗亦颇心折。卷一说:“言玄流为藻语,藻语流为淫声。至《玉树后庭》,而王、何荑旷诞驰之余祸,极于是矣。陶靖节出言深靓,希志诛泗,盖中流砥柱哉!其节不因时而降,其文亦不与时而降。”
细检《艺苑闲评》二卷,其中最为精当、最惬人意者,是对明代诗歌发展嬗变之述评。支氏以为,整个明诗的发展,当经过五变,即五个阶段,支氏说:“国初诸公,承元习,一变也。其才雄,其学博,其失冗而易。东里再变之,稍有则矣,旨则浅,质则薄。献吉三变之,复古矣。其流弊蹈而使人厌。勉之诸子四变,而六朝情辞丽矣,其失靡而浮。晋江诸子,又变之,为欧、曾,近实矣,其失衍而卑。”由书中“崇祯甲戍支允坚漫识于梅花渡”可知,支氏此书,成于明崇祯七年(1634),“五变”之说,亦有对明代诗文发展盖棺论定之意,此五变说颇为后人所继。张廷玉、张玉树等人所编《明史·文苑》论明代诗文流变说:“明初,文学之士承元季虞、柳、黄、吴之后,师友讲贯,学有本原。”“永、宣以还,作者递兴,皆冲融演迤,不事钩棘,而气体渐弱。弘正之间,李东阳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擅声馆阁;而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迨嘉靖时,王慎中、唐顺之辈,文宗欧、曾,诗仿初唐。”“归有光颇后出,以司马、欧阳自命,力排李、何、王、李,而徐渭、汤显祖、袁宏道、钟惺之属,亦各争鸣一时。于是宗李、何、王、李者稍衰。至启、祯时,钱谦益、艾南英准北宋之矩矱、张溥、陈子龙撷东汉之芳华,又一变矣。”说与支氏大同小异,即此可见氏支《艺苑闲评》之价值。
今存明崇祯年间金阊书林刊《梅花渡异林》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