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十卷。是书为王士禛晚年家居时所辑,未能成书,先有宋弼补辑,成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云:“士禛原稿本草创未竟之本,弼所续入,务求其博,体例遂伤冗杂,殊失士禛之初意,而挂漏者仍复不免。”其后又有郑方坤重为删补,《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本有云:“采摭繁富,五代轶闻琐事,几于搜括无余,较之士禛原书则赅备多矣。”原书六百四十二条,郑本删去二百一十六条,实存四百二十六条,又补入七百八十九条,共得一千二百一十五条,厘为十卷。计卷一国主、宗室,卷二中朝,卷三南唐,卷四前蜀、后蜀,卷五吴越、南汉,卷六闽,卷七楚、荆南,卷八宫闺、女仙鬼、缁流,卷九羽士、鬼怪,卷十杂缀。郑方坤(生卒年不详),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历官河间同知、登州知府、兖州知府。博学多才,著《经稗》六卷、《蔗尾诗集》十五卷,辑《全闽诗话》十二卷、《岭海文编》、《岭海丛编》等近百卷,又删补《五代诗话》十卷,即此书。是书体例于各条之下分注“原”或“补”字,以区分原编及补正者,且各注明辑自何书,甚便读者。
是书条目多以人为纲,分别记述其生平、诗作或论其优劣,约有近四百人之多。资料则采自宋代至清中的史书、文集、笔记、诗话等,约有二百六十余种。由于辑书范围广泛,便于读者取资,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卷六“韩偓”条采摭极富,除《唐摭言》、《十国春秋》、《后村诗话》等较习见之书外,又从《石林集》、《金銮密记》、《梁溪集》、《笔精》等书辑其闽中事迹甚详,可为有关论者取资。一些条目兼有考据之实,如卷四“毛熙震”条,辑自《天录识余》,分别引《墨庄漫录》,乐府《双行缠》、《史记》、《襄阳耆旧传》、杜牧诗、段成式诗及《花间集》中毛熙震词,言女子缠足之始,虽未必惬当,但可为今天学者研究提供线索,不为无功。此外,此书由于资料丰富,可补充有关文献的不足。如钱昭度为宋初人,《宋诗纪事》卷五录其诗四首、零句六联,而本书卷一“钱昭度”条又据《稗史汇编》、《闻见后录》、《诗话总龟》、《能改斋漫录》、《艺苑雌黄》※等文献补八、九联零句,均可为今人考证提供若干线索。《四库全书总目》曾讥此书时代断限不当,如云:“原本方干、郑谷、唐球诸人,上连唐代,方坤既已刊削,而司空图之不受梁官,韩偓之未食闽禄,例以陶潜称晋,仍是唐人,列之五代,亦乖断限。至潘慎修献宋太宗诗,刘兼长春节诗,宋事宋人,一并阑入,尤泛滥矣。”实则为五代诗人断限本不易为,此书既以资料丰富见长,于今天读者不妨多多益善,便于取资。这部诗话是研究五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书、参考书,应予充分的重视。
《五代诗话》有乾隆甲戌杞菊轩刊本、《四库全书》抄本、《粤雅堂丛书》初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1989年12月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整理本《五代诗话》,由美藉华裔学者李珍华点校,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虽未出校记,仍可称是目前较完善的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