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纪昀※著。二卷。上卷为诗选,并加点评;下卷为“或问”,以明其取裁之义。纪昀自序谓前人对李商隐诗有两种不正确态度,宗义山者“类取其一二尖新涂泽之作转相仿效”,毁义山者“因之指摘掊击,以西昆为厉禁”。而他对李商隐诗则是对其尖新涂泽之作,“去瑕取瑜”。上卷对入选之作是从正面评论。其标准是格与韵并重。如评《寄令狐郎中》谓其“格韵俱高”,评《北齐二首》之二“风调欲绝而不佻不纤,所以为诗人之言”。纪昀认为李商隐诗含蓄而有言外之意。下卷以问答形式表明他对删诗的评价。其所以删之不取者大致有以下诸端:其一,浅露无味,如“何以不取《自喜》也?曰:亦平浅无意味”。其二,纤佻,“何以不取《石城》也?曰:此是艳词,格调亦靡靡之甚”。其三,不可解,如《锦瑟》。其四,声韵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的原因。
《玉溪生诗说》有光绪十四年(1885)序刻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