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诗话


清代梁章钜※著。八卷。前七卷录唐至明福建浦城诗人计九十四条,卷八为宦游之作。南朝文学家江淹被贬吴兴(今福建浦城),其《别赋》云:“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溪流经浦城,诗话之名得于此。据作者《退庵自订年谱》,嘉庆十一年丁卯(1806)三十三岁时主讲浦城南浦书院,十五年庚午(1810)三十七岁时撰成此书。

关于此书的体例和特点,梁章钜在《例言》中说得很明白。第一,所录止于浦城一县的诗人。宋谢翱其籍虽为长溪(今福建霞浦),但其家早已移居浦城,故亦入选。第二,“或以人而存诗,或以诗而存人。其他邦名人投赠往来之什以次相附。并各注明所引之书。”“非浦人诗,无可类附而实与浦地浦事相关者,别为宦游一门。”第三,“浦邑自两宋时文物之盛,颉颃中州,入元而其风稍替,然仲宏一老,犹堪雄长东南。明代则文献缺如,寂寥无考,故兹编前繁后简,详古略今,亦势使然也。”至于不录入清之后诗,原因则出于本集多未梓行。第四,“是编意在抱残守缺,不专论诗,故零星掇拾,细大不捐,亦间有美闻轶事,弗忍舍置。及蒙识所及,足以订志乘之误者,虽于诗无取,仍附为按语于后,将以助一方之掌故,非敢矜一己见闻。”

这部诗话虽然仅限于浦城一邑,然而此县仅两宋就出过五十九位诗人,像杨亿、真德秀、叶绍翁、谢翱、真山民等在有宋一代都是比较重要的诗人;元代的杨载,则为元诗四大家之一,故不得以一县之诗话而忽视之。此书采摭资料比较丰富,又都注明出处,给研究者提供较大方便。像写过“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叶绍翁,传诗虽不多,但这部诗话除征引《宋诗纪事》外,又广征《吴礼部诗话》、《诗人玉屑》、《居易录》、《通俗编》、《归田诗话》、《前贤小集拾遗》、《宋艺圃集》、等书。辑其诗及有关交游评论资料。梁章钜对叶绍翁的籍贯,则用按语的形式加以考证。作者举绍翁《四朝闻见录》“高宗航海”、“浦城乡校芝草之瑞”两条,证明绍翁实为浦人。以为《四朝闻见录》绍翁自题为龙泉人,“而《浦城县志》转佚其名,是不知龙泉本为流寓”。《宋诗纪事》※作建安人,“而建安可统浦城”。叶绍翁为浦城人遂为定论。“吴充”条,则指出吴登吴溱榜进士在景祐五年,而《三山志》误作四年。《浦城旧志·吴充传》云“登景祐五年进士,于选举门则俱作宝元元年,例欠画一矣。吴充传诗及生平资料不多,梁章钜从《王荆公诗自注》、《明道杂志》、至元《嘉禾志》、延祐《四明志》钩沉数则,又从宋人别集如韩维《南阳集》、梅尧臣《宛陵集》、王安石《临川集》、司马温公《传家集》觅出诸家和吴充之诗数首,一则可以窥见吴充所写诗的诗题,二则可探究其交游之一斑,甚为难得。

从《南浦诗话》,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邑历代诗歌创作的兴替,而且从中可以窥探一邑中某一旺族诗歌创作的兴替及其家学。王明清《挥麈录》载浦城章氏尽有诸元,说的是章氏科举之事;梁章钜则录章德象以下一族十五人诗,以见浦城章氏一族家学之有自。又从《武夷新集》等书钩沉六则以补《章氏谱》之缺。章钜治学严谨大略如此。

《南浦诗话》有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该本前有浦城祖之望《序》,后有清溪刘瑞紫《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