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钟骏声※辑著。十卷。《自序》云:太平天国战起,“自庚申、辛酉(咸丰十年、十一年,即1860、1861),吾浙两遭沦陷”,“因思故乡文献日就凋蔽,因是网罗散失,辑为诗话,盖以各省所得,共成十卷。”又说,“集中诸人,大都行芳志洁,蓄道德,能文章,不幸而困顿田里,长吟短咏,少舒其抑塞不遇之气,或遇矣而拳曲蹭蹬,坐老岁月,遗此一编,尘封蛛网,与山泽之癯,同灭迹于身后,又不幸而迭遭兵燹。”乃于战后,“从容搜访,因其诗,论其人,俾残篇断句,光焰犹在”。是著意不在论诗,于诗学源流懵未作深入探讨,亦不涉论诗,而“予之为此(诗话),意主表微阐幽于纪盛德为近”,不使“无人表彰人与诗”。均“归无何有之乡”,“此则予《诗话》之所本也。”是书不涉论诗语,但评诗而论人,并兼及诗人生平事迹、著述,无非以人存诗,或以诗存人,于诗评论极有限。就其评语综而观之,此著旨趣在认为“诗如其人”,“人品”与“文学”一致,故其评语常见者为“读之如见其人”、“自写性情”,“自写真趣”,“俯仰有自得之乐”,或是“写景沉厚”、“气象潇洒”、“胸怀清劲”、“情景如画”,诸如此类。所辑以留存诗与人为主,凡“见在人著作”,“名公巨卿其专集自足传世”者,一概不采,而“忠臣、循吏、孝子、节妇,准以人存诗之例,虽单词片语,亦必采入”。首卷辑“元、明人诗,皆《元诗选》、《明诗综》所未收者”;次卷辑“吾杭国初(即清初)人诗,凡有关文献者,皆撮举大概”;第三、四两卷辑‘吾杭乾、嘉以后人诗,其中未刻稿尤多;兵燹后散佚大半,准以诗存人之例”采录;第五卷辑“历朝人诗”,例同前三卷;第七、八、九卷“为各省人诗,就所见闻,亦加采辑”;第十卷辑“闺秀诗”方外之诗,“散入各卷”;凡已刻稿,采取较略;未刻者稍多”。是书虽以网罗散失,保存文献为主,而于诗作评论极略,且不明宗派源流,但其“搜采既富,择言尤雅”(《杭郡诗三辑》),保留大量的诗坛资料,可资研究清诗与近代诗歌史之参考。
《养自然斋诗话》有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