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澥草堂杂论诗


近代牟愿相※著。一卷。分三部分:“诗小评”、“杂论诗”及“又杂论诗”。“诗小评”仿前人以比喻品评诗人风格特色之法,对《古诗十九首》以来至唐代的六十余位诗人风格特色作了简评。“杂论诗”两部分七十余条,是在前面简评基础上的深入评论。其论诗主张主要见此。

“诗小评”对诗人风格特色的评论,大多语言简炼,比喻形象,评价也较确切。如评曹操诗“如鸿门钜鹿,霸气淋漓”,曹不诗“如邯郸美女,跕屣鸣琴”,曹植诗“如年少美遨,磊块中潜”。其中以“冷水浇痛,陡然一惊”的感受来评“古乐府”,说明古乐府平易通俗之中给人以出人意料、奇特警新感觉的美学特点。论诗部分主要体现出两方面主张。第一是崇尚自然真实。一方面,诗话对陶渊明、王维等诗风自然的诗人评价很高:“读渊明诗,觉一草一木,一酒一琴,都有吾与点也’之意”、“渊明信笔挥洒,都入化境”。甚至认为“杜子美诗,自汉、魏以来,都兼其体,所不能兼者陶耳”。另一方面,对缺乏自然的诗作进行批评:“韦苏州气太幽,较渊明作尽少自在……极用力,毕竟不免文士气。”“李长吉诗奇险,孟东野诗刻,皆凿丧元气之人。”为此,他还批评“古今第一无眼力人是昭明太子,其次便是从来读《文选》之人。”又说:“东坡不取《文选》与余同,东坡所以不取《文选》与余异。坡疑苏李‘河梁’之诗为伪撰,微论苏、李,即《录别》拟作,亦非魏晋所及。”牟不取《文选》是认为该书所选标准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藻翰”,离开了自然,因此,对陶渊明等自然诗人不够重视。这样的认识还是有道理的。第二个主张是重视诗歌内容,认为形式应为内容服务,反对只顾形式格律而不顾诗意内容的现象。因此,他批评沈约“四声八病”之说妨碍了诗歌:“沈约四声八病,最害诗,其自运亦促促不能畅人。”甚至认为秦代焚诗书之害“然总不若沈休文四声八病蠹诗入微”。对于后世的严整格律,“近有赵执信※又著《声调谱》,言古诗有律调,更气死人”。为此,对《声调谱》进行了驳斥。当然,一概否定格律,过分反对形式,则嫌偏颇。诗话对其他诗人诗作的评价,也较确切,时有新见。为此,张墨宾评该诗话“论诗数十则,独抒己见,不傍前人,亲切确凿,只缘评者作者相隔不远耳。”

《小澥草堂杂论诗》据《清诗话续编》校点者富寿荪称有原刻本。今本见《清诗话续编(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