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作者“阙名”不详。一卷。全书皆论诗、评诗语。书前有署名“味辛弟怀玉”所作序,称此书“名言隽旨,络绎纷披”。
《静居绪言》“名言隽旨”之一:“培陈根而出新颖※。”这个命题相当精辟地道出了诗歌创作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作者以司马迁与杜甫、韩昌黎作为“培陈根而出新颖”之典范予以标举。《静居绪言》揭橥“培陈根以出新颖”之旨而重在强调“新”、“变”,在乾嘉诗坛规唐模宋之拟古风盛行之际,显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静居绪言》“名言隽旨”之二:“气大则宏中肆外。”这个命题又道出诗人主观修养与诗作风貌的关系,亦即人品与诗品的关系。这里“气”既然指“孟子所谓浩然之气,养而充者也”,亦就指诗人的主观修养,是道德修养的高境界。《静居绪言》揭橥“气大则宏中肆外”之旨,强调人品、道德修养,推重诗之“气骨”,与性灵派不重视养气以及诗风流于轻佻有关,它是有的放矢的。《静居绪言》“名言隽旨”之三:“占得诗境自然处,有风人之意焉。”这个命题揭示了对诗境与艺术表现的美学追求。“诗境自然”与诗人的主观修养相关,苏轼“胸有云梦,目空尘海”即有旷达的心境,无须矫揉造作,才能有自然的诗境。更值得注意的是《静居绪言》非常重视诗人之“天机”,这是诗具“自然之致”的重要前提。所谓“天机”指人天然的本能,特指人的天赋灵机。《静居绪言》论“天机”,与陆机※《文赋》相通。《静居绪言》“名言隽旨”之四:诗“及一生作用”※。这是标举诗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文中对诗之“作用”作了多方面切实、具体的阐发,概而言之,“作用”可分为两类:一是描写“穷险绝奇”、“幽景玄象”等客观自然美,或虚构“真居仙馆”的仙境美,使人能借助诗的表现而身历其境,从而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美感;二是抒发各种感情特别是愁苦之音,使诗人“块磊郁塞”之心境借“诗以破之”,能得到暂时的平静。当然,诗亦可发“豪情逸思”,可使人心胸开张,得到鼓舞、教育。《静居绪言》除“名言隽旨”之外亦不无陈词滥调,如盲目鼓吹“温柔敦厚”诗教※说与“思无邪”※之旨,认为:“乌可舍是而学,舍是而学,不将陋而诞欤?”就囿于传统观念,显得保守。此著约作于嘉庆年间,既反对沈德潜※格调说※,又补救袁枚※性灵说※之弊端,立论较为周全,值得重视。
《静居绪言》原是未刊稿本,系郭绍虞先生搜集到首次刊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清诗话续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