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轩诗话


近代吴宓※撰。是书不分卷,收有诗话凡五十条,七万余言,皆为作者“近年(指1934年以前)编辑读书时与朋友通函叙谈所得”(吴宓《空轩诗话》卷首题记),尔后辑集整理,汇为一编。

吴宓编撰诗话,目的非常明确,即“意在说明宓学诗之渊源,唱和之朋友,宗派之所在,技术之所重,国家社会之大势,个人性情之养成”(《诗话·四十九》),证以诗话所述,此种情形,随处可见,洵非虚语。

由于吴宓博学广闻,兼有以“学人而为诗人”(钱钟书《论师友诗绝句》)的特点,复与近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学者有广泛的交游,故其论诗多有独到的见解,与其编撰诗话的目的多有关联。兹举其最著一例,以见一斑。诗话评述黄遵宪、夏曾佑、蒋智由三家之诗,特推崇遵宪为近世中国第一诗人。何以服人?诗话从五方面详加分析,指出黄遵宪一是性情笃挚,忠厚恻怛,具诗人之本质;二是精力弥满,学识广博,通古今中外之故,大而政治宗教,小则民俗琐事,莫不熟知深解,取用入诗,故其诗材料精宏,新颖而充实;三是洞明世界大势,先机察变,爱国保种,乃识时之俊杰,青年之导师,其诗不特言志,且以立教,读之足资启发;四是多咏国事,少叙私情,不愧为诗史,可称民族诗人;五是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之主张,不特为前此千百诗人所未能言,所未敢言,且亦合于文学创造之正轨,可作吾侪继起者之南针。如此深刻透彻,丝丝入理的评述,不由人不服,不失为卓见。不仅如此,诗话还进一步探讨黄诗精妙之外,渊源于汉魏乐府及杜甫、吴梅村、龚自珍三家之诗,并郑重声明作者作诗的宗旨之一,以新材料入旧格律,实本于黄遵宪。这样,诗话既反映了作者对诗人的看法,又体现了作诗话本身之目的。可谓精心之作。

晚清诗坛以陈三立、郑孝胥、陈衍等宋诗派占主导地位,时人论诗多宗两宋,吴宓著此诗话不趋骛时尚,力主唐音,独标己见。其论诗推崇唐代诗人杜甫,对近世汪荣宝、李希圣、曾文钧等宗唐诗人多有评述。

此外,诗话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所论对象均不出近代范围,涉及近代诗坛掌故轶事,大都因为时过境迁,早已鲜为人知,幸赖诗话得以流传。大抵对作者深有影响的近代许多诗人,多被采入诗话之中,诸如沈曾植、王国维、黄节、梁启超、胡先骕等,都在诗话的论述行列,可供治近代诗史者参考。

《空轩诗话》有1935年上海中华书局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