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司空图※对诗歌创作中一种真情流露,不事雕琢的风格意境的概括。“自然”一品,在司空图的《诗品》※中占有突出地位。司空图解释“自然”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崇尚“自然”,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受道家思想启发而形成的重要传统。南朝刘勰即以“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自然之道”,统贯了《文心雕龙》一书的全部内容。钟嵘撰写《诗品》,也全力倡导“自然英旨”。在苦吟诗派广有影响的晚唐,司空图能高标“自然”,更有特殊的意义。司空图所讲的“自然”,就是顺从天机,自然而然;它是与“做作”直接对立的。司空图不仅把“自然”当作一种独立的风格意境,而且将“自然”视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要求,渗透到了《诗品》对其他各品的阐述之中。如“雄浑”※讲:“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冲淡”※讲:“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精神”※讲:“妙造自然,伊谁与裁?”“疏野”※讲:“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实境”讲:“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由此可见,对“自然”的重视和强调,乃是司空图关于诗歌风格意境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