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徐寅※对诗歌创作中竭心尽力反复琢磨锤炼做法的概括。徐寅《雅道机要》※称:“凡为诗须积磨炼,一曰炼意,二曰炼句,三曰炼字,意有暗钝粗落,句有死机沉静琐涩,字有解句义同紧慢。以上三格皆须微意细心,不须容易,一字若闲,一联俱失。故古诗云: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关于诗歌创作。徐寅忽视感物兴情,反对率然成章,突出地强调了“磨炼”的必要性。他还具体剖析了“磨炼”的三个层次,即“炼意”、“炼句”、“炼字”;要求从整体之意,局部句法,直到个别字词,都进行反复琢磨,再三推敲。徐寅对“磨炼”的重视和阐发,集中体现了中晚唐苦吟诗派的见解主张。北宋初托名白居易的《金针诗格》,承其意而有所发挥,提出“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将“磨炼”的重点从“炼字”转到了“炼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