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一字难补


唐代韩愈的《调张籍》诗就说过“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至宋代,杜甫的地位更高,杜甫作为诗圣的地位更不可动摇。杜甫所创造的诗学记录和诗美境界,甚至杜诗的每一个字都不可更改和无法企及。几乎成了宋代诸贤的共识。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说;“陈舍人从易,当时文方盛之际,独以醇儒古学见称,其诗多类白乐天。盖自杨、柳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涣,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欧阳修的这一记载,以后又在吴的《优古堂诗话》里得到进一步发挥。《优古堂诗话》“身轻一鸟过”条说;“欧阳文忠公诗话:陈公时得杜集,至《蔡都尉》‘身轻一鸟’,下脱一字,数客补之,各云‘疾’、‘落’、‘起’、‘下’,终莫能定。后得善本,乃是‘过’字。其后东坡诗:‘如观李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山谷诗‘百年青天过鸟翼’、东坡诗‘百年同过鸟’,皆从而效之也。予见张景阳诗云:‘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则知老杜盖取诸此。”吴除揭示出杜甫此句实出于晋人张协,表明黄庭坚说的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确是真理以外,还补充了苏、黄二家的诗和评语,尤以苏轼说的“脱字欲补知无缘”。更表明了宋诗与唐诗,宋代诸贤与杜甫之间存在的差距,一字难补的视角,正反映出宋人尊崇杜甫的普遍心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