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诗歌创作的奥妙或最高境界。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云:“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他在回顾、总结自己诗歌创作的历程时,领悟到中年从军南郑前线后,高昂多彩的戎马生活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诗材,激发了诗情,获得了作诗的奥妙,得心应手地创作出了许多内容充实、形式完美、情深意切的诗篇,达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这里的“三昧”,原是佛家语,梵文音译。又作“三摩提”、“三摩地”意为“定”、“正定”、“正心行处”,即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智度论》七:“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后引申为奥妙、诀窍。如以善于茶者谓得点茶三昧,善于简牍者谓得简牍三昧。唐李肇《国史补》云:“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陆游明确提出诗家三昧,并以自己的深切体验点明诗歌创作的奥妙,指出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这对于诗歌创作是有重要意义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