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象、情趣。其根本特征是要求作品触景生情,即事漫兴,情与景浑,无斧凿痕迹。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兴趣”意在提倡以盛唐诗为法式,反对在诗里发议论、堆砌文字,逞才弄学,对诗歌的艺术创造有积极意义。
严羽的“兴趣”说与钟嵘的“滋味”说、殷璠的“兴象”论,司空图的“味外味”说,有着内容上的继承关系,也是“意境”说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它对明、清以来的“格调”说、“神韵”说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