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是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出的诗学观点,表明了谢榛对诗歌发生及其诱导因素的认识。《四溟诗话》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夫情景有异同,模写有难易,诗有二要,莫切于斯者。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当自用其力,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间也。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法无崖矣。“谢榛认为:景是外界的触媒,情是内心的胚胎。外界的景触动心中的情,或内心的情有感于外界的景,两相交融。合而为一就产生了诗。因此作为诗歌的合成要素,情和景二者缺一不可,而诗歌的完美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情景交融的程度。情景会合与诗的关系,齐梁时刘勰和钟嵘便有深入的认识,至宋叶梦得以“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来解释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之奇,语之工,以为“诗家妙处,各须以此为根本”。但是,从结构的角度阐明情、景在诗中的互相依存,互相融合以创造诗美境界,发明权却属于谢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