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师匠宜高 捃拾宜博

师匠宜高 捃拾宜博


师匠宜高,捃拾宜博,是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提出的诗学观点。说的是学习前人时应该注意的两个方面。一是取法要高,二是捃拾要博。《艺苑卮言》说:“世人选体往往谈西京、建安,便薄陶、谢,此似晓非晓者。毋论彼时诸公,即齐梁纤调,李杜变风,亦自可采,贞元而后方足覆瓿。大抵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宜博。”这里的“师匠”、“捃拾”,字面不同,意思也有区别。“师匠”谓其主要师法对象,“捃拾”谓其师法对象以外的广泛汲取,“宜高”、“宜博”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但明确学习的主次、师法的范围以后,即可明作者以此论纠偏的良苦用心。明代中期诗坛,陷入了复古的泥潭,前后七子(包括王世贞本人)都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味提倡师匠之高而忽略了广泛汲取,致使境界日益窘迫。王世贞觉悟这一弊病,便以“捃拾宜博”以为裨补,认为,即使齐梁纤调,李杜变风,亦可捃采,不必墨守师匠宜高的成规。但是,他自己本人既赞成李梦阳“勿读唐以后文”,师匠宜高固可,捃拾宜博却成了一句空话,鄙弃“贞元而后”虽解释“予所抑宋者,为惜格也。然而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篇不能废句,盖不止前数公而已。”表明贞元以后至宋不可师法、只可捃拾,但“宜博”仍然有限,与其他复古者相较,自不能免五十步笑百步之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