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声调,兴象风神,是明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的诗学主张。这一主张的要旨,是要融合当时不同的诗学观,把体格声调和兴象风神统一起来,并指出一条从体格声调向兴象风神发展过渡的必由之路。《诗薮·内编》说:“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故作者则求体正格高,声雄调畅;积习之久,矜持尽化,形迹俱融,兴象风神,自尔超迈。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花与月也;必水澄镜明,然后花月宛然。讵容昏鉴浊流,求睹二者:故法所当先,而悟不容强也。”王世贞是胡应麟的恩师,胡由王世贞的荐引入于诗界,故《诗薮》之作,多引申发挥王世贞及其他七子之论。这里的所谓“体格声调”,即前后七子所倡“格调”;“兴象风神”,即王世贞,特别是王世懋所倡意趣和神韵。胡应麟认为它们不仅不矛盾,还是两个互相依存,如镜之待月,水之待花,合而为镜花水月的关系。只有从体格声调入手,先求体正格高,声雄调畅,才进而能得兴象风神,情韵超迈。调和二者,且把它们作为递进关系,可见胡氏之苦心孤诣。同卷又说:“汉、唐以后谈诗者,吾于宋严羽卿得一‘悟’字,于明李献吉(梦阳)得一‘法’字,皆于古词场大关键。第二者不可偏废,法而不悟,如小僧缚律;悟不由法,外道野狐耳。”此乃自道其家数,亦可与“体格声调,兴象风神”之说相生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