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

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


清代叶燮※论述形象思维过程的命题。其《原诗》※以“理、事、情”※概括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作为诗歌创作的主要材料。但把这些东西写入诗中时,必须运用形象思维:“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唯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经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此岂俗儒耳目心思界分中所有哉!”一方面,“理、事、情”来源于生活;一方面,三者入诗时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处理,通过“幽渺”、“想象”、“惝恍”即形象性、想象性、模糊性等形象思维的各种艺术方法,使生活中的“理、事、情”成为艺术中的“理、事、情”,后者比前者更高、更美、更典型,从而构成诗歌的奇妙意境,达到“理至事至情至”的高度。那种不懂艺术的实言实解“理、事、情”,即是“俗儒”所为。关于形象思维,前人也有过论述,陆机《文赋》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之论,刘勰《文心雕龙》中“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之论,都已谈到。但叶燮之论更为全面、明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