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士禛※释诗画神韵语,见于其《池北偶谈》卷十八“谈艺八”,张宗柟编入《带经堂诗话》※卷三“伫兴类”:“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关城诸地名,皆寥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指矣。”唐代王维曾画雪中芭蕉,这种在自然界难以见到的景象,一经画出,又有了妙趣。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难与俗人言也”。王士禛“兴会神到”一语与沈括“神会”一语近似,同时又用王维诗为佐证,意在阐明创作主体创作构思时的灵感爆发与主观性。此属神韵说※的内涵。将诗与画的道理贯通,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之一,宋代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就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士禛也受到苏轼此说的影响。张宗柟于此条后加按语说:“诗家唯论兴会,道里远近不必尽合,此神到之作,古人有之,后人正借口不得。或谓山人此条有为而言,潜以自解者,则又非也。”这是就王士禛“刻舟缘木”一语而发,可谓善解人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