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贵寄意


清代沈德潜※推重诗歌作品思想内容的论点。语出《说诗晬语》※。诗意是诗人借助具体的艺术形象所体现的对客观生活的审美认识与感情,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重视诗之意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优良传统。沈氏之“意”的内涵与其“诗教”※说相关,有其以“意”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功利性,自然,不足为训。可取之处是沈氏《说诗晬语》对诗如何“寄意”作了相当周全的阐述:一、以意与字的关系而论,沈氏认为诗“以意胜而不以字胜”,作品的成败主要决定于思想内容或曰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而非决定于“字”等形式。二、以意与法的关系而论,沈氏主张“以意运法”,而反对“以意从法”。这一见解已突破了其“格调说”※偏重诗法的保守性。三、以意与韵的关系而论,沈氏也强调以意为主,反对“以韵为主,而以意相从”。此论又否定了其“格调说”重韵律的观点。四、沈氏所谓的“寄意”并非罗列抽象的概念,作为诗歌这一审美对象的“意”有其形象性与启示性的审美特点。因此沈氏强调“意主浑融,惟恐其露”,倡导“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虽然沈氏此论与其鼓吹“温柔敦厚”的“诗教”说有内在联系,但亦触及到诗歌形象思维的特征。五、沈氏亦意于主张“避雷同剿说”。诗意贵自道所得,“不须人云亦云”,才有其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六、沈氏认为诗作欲“以意胜”,关键在于诗人构思创作应“意在笔先”,对于所寄之“意旨”要先于胸中反复推敲,心中有数,然后才可动笔。此说也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综上所述,“诗贵寄意”是沈氏诗论中的精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