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袁枚※倡导诗抒发性灵,反对堆砌典故的命题。其《随园诗话》※云:“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今,凡诗之传音,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此说是针砭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创作方法。袁枚认为自古及今,凡传世之佳作都是抒写诗人的“性灵”。“性灵”主要指真挚的感情、独具的个性,亦指诗人的才能。“堆垛”指在诗中堆砌典故,卖弄学问,它与真情、个性、诗才无关,不是诗传世的因素。袁枚认为,“满腔书卷”、学富五车者应该“为考据之学”,或作“骈体文”,却不可“借诗为卖弄”。因为这有悖于诗“缘情”※的本质。即使勉强为诗,亦“多涩闷”,“读之令人不欢”(《随园诗话》),因为其作没有激情,缺乏形象,更无生趣,如袁枚所讥是“误把抄书当作诗”(《仿元遗山论诗》),自然不是真正的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