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子云※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其《野鸿诗的》云:“眼不高,不能越众;气不充,不能作势;胆不大,不能驰骋;心不死,不能入木。此四者,作诗之大旨也。”子云将“眼高”、”气充”、“胆大”、”心死”作诗歌创作要旨。“眼高”指心眼开阔,属学识范畴。《野鸿诗的》指出:“记诵实胸中”,“登临遍宇内”,“心目自然开张”,下笔则自然能越众。”气充”指精神境界的充实、饱满,属才气范畴。《野鸿诗的》论创作,强调“炼气”,诗人平日炼就一团浑厚之气,及工夫粹精,一旦触物兴情,自然才气溢涌,下笔则气势开张,句句见出作者气象。“胆大”之“胆”,指“诗胆”。《野鸿诗的》指出:“走拙途者胆大。”所谓“拙途”指“毋沿袭,毋雷同”,敢于创新。古来诗人,敢于走拙途者无如杜甫,其他如左思、谢灵运等也能走拙途。然胆大之要,在于负才创新,若负才欺世,如曹操“气桀骜而以诡异欺”,昌黎“语瑰奇而以强梗欺”,义山“韵宕逸而以荒诞欺”,则亦无所取材。《野鸿诗的》论“心死”,看似由《庄子》“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简化而来,其实乃偷意于《庄子》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指作诗时用心专一,不涉及一己荣辱得失之考虑。故《野鸿诗的》云:“专一可以立基”,“入死而不求生,自能有获”。“眼高”“气充”“胆大”“心死”,强调诗人应当学识深广,才气溢涌,敢于走拙途,重创新,用心专一而不计较名利得失,这对于诗歌创作,无疑是有益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