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子云※喻学古诗两种态度语。其《野鸿诗的》※云:“昔以目学,今以耳学。”耳学者束书不观,人云亦云。比如别人说:“《文选》我师也”,他也说:“我师也”。别人说“梁、陈靡丽,不足学”,他也说“不足学”。是耳学的典型。目学者则不然。杜甫有“熟精《文选》理”的诗句,子云认为“精”即“明察”之谓,“理”有“是是非非”之别,杜甫的意思,“盖教人熟察而去就其是非”,可知所谓“目学”,则是指“明察”,体味、批判他人的作品,化他人作品为自己营养。对“目学”与“耳学”这两种学古人诗的态度,子云反对“耳学”,这对于束书不观而奢言学古者是一种有力的针砭;子云主张“目学”,则对于如何学古人诗借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有可取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