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无名氏标举诗歌功能的命题。其《静居绪言》※释“诗及一生作用”甚为全面:“穷险绝奇,诗以入之;幽景玄象,诗以出之;块磊郁塞,诗以破之;死生契阔,诗以通之;真居仙馆,诗以游之;豪情逸思,诗以发之;闲心古貌,诗以状之;愁悰恨绪,诗以诉之;病缘梦境,诗以达之。”综上所述,可知诗的“作用”可分为两类:一是描写“穷险绝奇”、“幽景玄象”等客观自然美,或虚构的“真居仙馆”的仙境美,使人能借助诗的描绘而身历其境,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美感;二是诗人各种感情特别是愁苦之音,借诗以宣泄即”通之”、“诉之”、“达之”、“破之”,使心灵得到平衡。当然,诗亦可抒”豪情逸思”使人心胸开张。清代乾、嘉诗坛沈德潜※与袁枚※关于诗的功能有过论争,沈氏强调诗为政治服务的“作用”,袁枚强调“诗可以兴”的感人“作用”。无名氏之论与袁枚相通,但较袁枚更周全,更非沈氏可比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