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足征品


清代梁九图※论诗品与人品之间关系的命题。其《十二石山斋诗话》※云:“言,心声也,故诗足征品。”言为心声,是指人们谈吐语言(包括文学创作,尤指诗歌创作)总是表露着内心的情感世界,也总是反映出内在的见识水平与人品素质。这是一种必然的反映关系,谁想要在诗歌创作中长期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与艺术修养是很难做到的。人品高尚的人,其内心高尚的心声如果以诗歌形式表露出来,就容易形成高洁的诗品,反之亦然。因此作者论断“诗足征品”,即认定诗如其人,从分析诗歌作品中能够推断出诗人的品行。诗足征品的理论根据除了“言为心声”之外,还有“诗本性情”和“诗中有我”这二点,对此作者都有进一步的阐述。诗话引当时诗人汪后来的话说:“诗本性情,读其诗而其人之性情见矣。故其诗潇洒者其人必畅遂;其诗庄重者其人必敦厚;其诗飘逸者其人必风流;其诗枯瘠者其人必寒涩;其诗悲壮者其人必磊落;其诗峻洁者其人必清修;其诗幽怨者其人必拂郁。……余爱其发诗中有我之旨最透。”诗歌作为抒情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与诗人的性情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作者从历代诗人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中看出了迥然不同的性情人品,并试图描绘出其中的种种必然联系,这种努力为科学总结人品与诗品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是作者把这一命题放到诗中有我的层次中来探讨,反映出他在这一方面的深刻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