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在足意


近代厉志※论诗歌创作中思想感情重要地位的术语。他在《白华山人诗说》※中指出:“作诗务在足意,意不足,诗可不作。”所谓意,即全诗的主旨,主要指诗歌的思想感情等。“足意”即是要求思想感情的表达充分彻底。它同时诉诸于诗人主体与作品效果两方面。“足意”首在意“真”。为此,他不满“张、王乐府,出语稚嫩,意少真诚”,批评“时流之笔仗,描绘古词之肤末,读之总不动人心目”,盖“由其少真意也”。在他看来,意不真不能谓之“足”。“足意”又必须意“厚”、意“深”。对此,他说:“每读古乐府之佳音,皆有无限深意在内,发而为文,千古不朽”,引杜甫《得舍弟消息》一诗,以为“觉其情意之厚,随所遇而无不足”。也就是说,不“深”不“厚”亦不可谓之“足”。“务在足意”说,实质上是要求诗人在创作中把真切深沉的思想感情放在首位。反过来说,批评作品的高下优劣,也首先看其思想感情是否表达得充分彻底、真挚动人。厉志还把“意”与“情”联系起来阐发:“意依情生,情厚则意与俱厚,只觉缠绵悱恻,萦绕简编,十日不散。其诗之胜人处,实其情之过人所至”。主张“意”先于“气”,以“意”敛“气”:“气在前,必为气使,意在前,则气附意而生,自然无猛戾之病。”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务在足意”的方法和途径。“务在足意”源本前人“意犹帅也”思想而来,厉志又作了独到的阐发和强调。旨在对现实创作中忽视思想感情,徒饰文字技巧的倾向有所纠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