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


近代陈衍※论清季宋诗派“同光体”诗派文学渊源的术语。其《石遗室诗话》云:“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即唐玄宗李隆基年号)、中元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下元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也。”“三元”即唐开元、元和与宋元祐三朝年号的总称。以具体诗人而言,他实指开元年间的杜甫、元和年间的韩愈和元祐年间的苏轼、黄庭坚四位大家。陈衍以“三元”说从文学渊源的角度阐述宋诗继承唐诗,力辩“同光体”诗人宗宋之由,以反击当时诗坛(具体主要指张之洞,张尝云“江西魔派不堪吟”,又谓“黄〔庭坚〕吐语多槎牙,无平直,三反难晓,读之梗胸臆”。陈衍指责张乃“本渔洋说”而已。)是宗唐调者对宋诗的攻击。陈说:宗唐者“若墨守旧说,唐以后之诗不读,有日感国百里而已。”何以故?“今人强分唐诗宋诗,又咎同、光以来舍唐诗不为而为宋诗。不知宋诗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耳。”陈从艺术渊源和继承关系方面分析,认为宋人各种诗风都是从唐人那里“力破余地”而发展变化而来,故今人应以宋人诗法为本入手,寻觅生路,并远追唐调,变化发展。其“三元”说,实际上,是他们师法杜、韩、苏、黄四家为标帜之论。即从宗法苏、黄入手,上溯杜、韩。其友沈曾植提出“三关”说,认“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和、元祐”为所谓“三关”,更远溯到颜延之、谢灵运,融通晋、唐、宋。与陈衍在师承的提法上略有不同,在师法韩愈、苏轼和黄庭坚这一基本点上是共通的,拟古、宗宋是他们这派诗歌创作的共同艺术旨趣。总之,清末“同光体”诗派虽标榜自己为嘉、道、咸年间崛起的宋诗派的承嗣,却也有所不同,即并不以专主宋诗为标志,而是作为专宗盛唐诗的反对派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如其名定“同光体者,余与苏堪(即郑孝胥)戏目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