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陈衍※论清代宋诗派诗论诗作艺术旨趣的命题。其《石遗室诗话》云:“有清一代诗宗杜、韩者,嘉、道以前推钱萚石(载)侍郎,嘉、道以来则程春海(恩泽)侍郎、祁春圃(藻)相国,而何子贞(绍基)编修、关子尹(珍)大令皆出程侍郎之门。盖以莫子偲(友芝)大令、曾涤生(国藩)相国诸公率以开元、天宝、元和、元祐诸大家为职志,不规规于王文简(士禛)之标举神韵,沈文悫(德潜)之主持温柔敦厚,盖合学人诗人之诗而一之也。”所谓“学人之诗”者,以学问为根柢,主“学问皆诗料也”(《石遗室诗话》),即以考据为诗,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而诗中带著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同上)。据此说,则考证与写景言情、学问与性情之结合,便是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结合。陈衍此说,直接出于嘉、道、咸年间宋诗派诗之论,亦是对该诗派论主张核心的概括。该派开派诗人程恩泽、祁
藻及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均擅汉学考据学,是学问家兼诗人。程、祁、何诸说,实得自翁方纲※之论。翁氏主肌理说※,诗以学问作底子,主张“由性情而合之学问”(《徐昌谷诗论一》),为诗“全诗真才实学以济之”(《神韵论下》)。只是翁氏之时,学人之诗尚未蔚为风气。至嘉、道、咸年间,近代宋诗派诗论诗作以考据、学问、议论入诗,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虽形成风气,却未在诗论上明确提出“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之说,而是该派后继者的“同光体”诗论家陈衍加以总结以明确概括。陈衍标榜程、祁、何诸家之“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说,引为同调,说明了“同光体”与近代宋诗派在诗论旨趣上是一脉相承的。但重读书轻生活,又忽视诗艺规律,则系“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说的隐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