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大经(生卒年不详),字景纶,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曾官容州司法参军、抚州军事推官,后被劾去职。《鹤林玉露》十六卷,据自序,书成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体例在诗话、语录之间,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书中记载诗事,评论诗人,摘赏佳句,讨论作法,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记载了晚唐和宋代许多诗人的轶事、佳句或论诗主张,有重要参考价值。罗大经论诗,主张诗“须有劝戒之意”,“微而显,得风人之体”,有益于社会、国家。他认为杜诗“忧国忧民”,应在李白诗之上。晚唐诗“绮靡乏风骨”,但晚唐诗人多“气节之士”,还是应予肯定。他一方面主张作诗当“自然流出,不假安排”,并且能“自成一家”。另一方面也很重视诗的作法。他认为“诗莫尚乎兴”,“兴中有比,意味更长”。他指出“诗用借对乃诗家活法”,对仗又有“互体”,认为“诗用助字贵妥贴”,“用常俗语不害其为超妙”,诗“要健字撑柱,活字斡旋”。在艺术技巧上,他指出有的诗以壮丽之语形容凄凉之意,有的诗“字少意多,尤可涵咏”,主张“作诗必以巧进,以拙成”,符合艺术的辩证法。他评论诗人,指出浩然浑涵,子美精工,乐天蕴藉,东坡超迈,诚斋胸襟透脱,……都很有见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