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诗话》


作者刘攽(1022—1088),北宋史学家。字贡父,临江薪喻(今江西新余)人。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死后弟子私谥“公非先生”,有《彭城集》。《中山诗话》又名《刘贡父诗话》,卷数历来称数不一,通行本《百川学海》、《历代诗话》诸本均作一卷,是今传诗话本中,除《六一诗话》和《温公续诗话》之外最古的一本。其论诗之宗旨与上两本相同,但刘攽长于考证且性诙谐,《中山诗话》也因此以记事闲谈为长。《诗话》中,关于诗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刘攽主张“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关于诗的创作问题,刘攽则十分推崇“量力致功,精思数十年”的唐朝诗人。此外,对于古今乐府在声音上的流变以及晚唐、西昆体的师受情况,刘攽均有比较独到的表述。关于诗的用典,刘攽标举“事如己出,天然浑厚”。对前人诗作中有的字句多有考订,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