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师道(1053—1101),北宋文学家,字履常,又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一生不试科举,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而步入仕途,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但一直甚不得意,生活也因此窘迫之极。著有《后山集》、《后山诗话》等。《后山诗话》在南宋时即有一卷本和二卷本两种本子。今存一卷,共70余条。陈师道是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后人举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他被列为“三宗”之一,其诗论可视为江西诗派理论他论诗尊杜,提出“学诗当以子美为师”,因为杜诗“有规矩故可学”,“学杜不成,不失为工”,可见他的“学杜”偏重于形式、技巧、句法、格律方面。他又提倡作诗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与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一脉相承。但他对江西诗风的某些方面如“以文为诗”,“过于出奇”也有所不满和批评。他提出“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一方面体现了江西诗派去陈腐反流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反对故意追求华丽工巧以致丧失诗歌本色的主张。《后山诗话》所论不限于诗,但多转述欧阳修、苏轼论诗之语,使诗话由说部形式进入理论批评阶段,在中国诗话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此书记有陈师道身后之事,陆游,方回等因此认为是后人伪作,但陈的门人魏衍编《后山集》时已提及此书,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曾加称引,因此可以认定此书基本上是陈师道所著,但肯定也经后人增窜。《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今通行本有何文焕《历代诗话》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