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洪(1071—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亦称洪觉范,筠州(今属江西)人。俗姓喻氏,试经得度,节度使郭天信奏赐宝觉圆明禅师。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坐交张、郭,流配崖州,后赦还。工诗能文,与苏轼、黄庭坚为方外交。著有《僧宝传》、《林间录》、《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天厨禁脔》等。《冷斋夜话》十卷,成书当在政和三年(1113)自崖州赦还之后。全书所论甚杂。不专论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杂记见闻而论诗者居十之八,论诗之中,称引元祐诸人又十之八,而黄庭坚语尤多”,而在论诗之语中,论辞者少,论事者多,故《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和《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于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通行本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津逮本影印本。前人对此书多有批评,谓其述事有“夸诞”、“伪造”之病,论诗又有“剽窃”之嫌。但从全书主要内容来看,本书录存了不少文学批评史上宝贵的资料,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诗学观点或反映了某些有价值的文学思想。书中所记黄庭坚的“换骨夺胎法”对宋代以及后代都有很大的影响。作者论诗贵真,认为“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作诗应当“沛然从肺腑中流出”,“不见斧凿痕”。重意兴,说:“古之人意有所至,则见于情,诗句盖其寓也”,认为意兴所到,即是好诗,论诗“当论其意,不当泥其句”,“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于绳墨哉!”作者论诗还讲究“趣”,说王维、王安石等人“五言四句诗得于天趣”,欧阳修诗有“佳趣”,柳宗元诗有“奇趣”。又重视“象外句”,讲究含蓄,认为“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还将含蓄析为句含蓄、意含蓄、句意俱含蓄三种。这些,也都是很有价值的见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