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诗话》


作者叶梦得(1077—1148),北宋末年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江苏苏州),移居乌程(今浙江吴兴)。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官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尚书左丞、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崇信军节度使,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石林燕语》、《避暑录话》。其诗“抒写胸中所欲言”,诗风自成一家,而尤工于词。《石林诗话作于靖康(1126—1127)年间,共三卷,90条。《历代诗话》另附其逸论三条。《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四库全书》收入集部诗文评类,清何文焕辑入《历代诗话》,为今之通行本。全书多录北宋诗人遗闻轶事、艺林掌故,议论北宋诗坛诗歌创作之高下得失。体制虽为漫谈式的随笔,但其中也表现了可贵的诗学观点。叶氏论诗,特重“气格”,反对不顾内容,只在字句上雕琢,“用巧太过”。他赞扬杜诗“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又赞扬欧阳修“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其言多平易疏畅,律诗意所到处,虽语有不伦,亦不复问”。他论诗虽讲气格,重意兴,但也讲求诗律,在诗话中探讨诗人用字造语用典对偶的得失,见解多有中肯独到之处。他要求作诗当力求“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意与境会,言中其节”,以臻“天然工妙”。他赞赏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说“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认为“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在诗的艺术风格上,他主张诗语当“涵蓄”,“精深有味”,“婉而不迫,哀而不伤”,“尽深婉不迫之趣”,而不赞成那种“倾囷倒廪,无复馀地”,“意与语俱尽”的“快直”诗风。叶梦得生当苏、黄诗风风靡天下之时,而能对苏、黄有所批评,是难能可贵的。元代方回说他“专主半山,而阴抑苏黄,非正论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他论诗出于“党见”。但叶氏论及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均有褒贬,且多中的之言,“党见”云云,未为公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