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表臣(生卒年不详),字正民,单父(今属山东)人,官右承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为司农丞。著有《珊瑚钩诗话》,其书名取杜甫“文采珊瑚钩”句,暗炫文采。诗话多记杂闻、轶事,不尽论诗之言。而且书中多次录引自己诗作以为炫耀,因此影响到此书的理论价值。但其中也有自己的独到之见。他强调文学创作在形式上的承继关系,以为韩愈、苏轼的作品能够出类拔萃,均是“有所本”,“有自来”,强调诗人当善于学习前人,有深厚的学问功底。他受江西诗派的影响,论诗也特别推崇杜甫,不同的是他能深刻认识到老杜忧国伤时的现实主义精神,自称“稚齿服膺,华颠未至”。另外,张表臣还强调“诗以意为主”、“以含蓄天成为上”,又主张诗“以气韵清高深眇者绝,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而以“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为病。他虽反对“破碎雕锼”,但也不废雕琢,认为作诗又须“篇中炼句,句中炼字,乃得工耳”,关于诗歌体裁,张表臣以为“吟咏情性,总合而言志谓之诗”,反映了他以“情”作为诗歌基本特征的主张。此外,《珊瑚钩诗话》对各种诗体,文体及其变化还有比较详尽的阐释。《珊瑚钩诗话》共三卷,《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通行本为清何文焕的《历代诗话》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