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堂诗话》


作者张戒(生卒年不详),绛郡(今山西新绛西南)人。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因赵鼎推荐而授国马监丞,历官秘书郎、侍御史、司农少卿。因受秦桧等排挤,两次遭贬,后不知所终。《岁寒堂诗话》原书已佚。《说郛》所收,并非全本。《武英殿》本是从《永乐大典》录出,并益以《说郛》各条,分为上下两卷,较各本为全。后丁福保收入《历代诗话续编》。《丛书集成初编》亦收入此书。全书69条,上卷以探讨诗歌理论为主,兼评历代诗人诗作;下卷专评唐代大诗人杜甫。张戒以儒家的“无邪”思想为标准,推重李杜而反对苏黄诗风。认为“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故要求咏物要有“格致”和“韵味”,反对“专意于咏物”;强调作诗要“情真”、“味长”、“气胜”,特重诗人之“一时情味”而“从胸臆中出”之诗,故对苏黄表现出来的“以议论为诗”和“补缀奇字”的倾向提出反对意见,要求作诗勿“浅露”,要“词婉”、“意微”。所以他对《国风》“不迫不露”的含蓄蕴藉表示赞许,而对白居易的“浅露”稍示不满。另外,对诗歌的艺术表现,张戒还提出了“中的”问题,认为诗歌用语,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都应准确生动地反映出对象的本质特征,这一点是值得重视的。《岁寒堂诗话》在苏黄诗风正在风行的时候对其不良倾向提出了正面批评,作者见识颇高,对严羽的《沧浪诗话》很有影响,也开启了明清格调说,不失为宋诗话中的重要著作。但他对宋诗和苏黄诗风的批评,也有失之偏激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