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堂诗话》


作者朱弁(1085—1144),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宋高宗建炎(1127—1130)时以副使身份至金探问徽、钦二帝,被拘17年,南归后作宣教郎,直秘阁。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风月堂诗话》分上下两卷,又有称《风月楼诗话》者,为蓝丝栏抄本,旧藏南京国学图书馆,书有《宝颜堂秘笈》本及《诒经堂藏书七种》本,《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通行本有中华书局出《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合刊本。朱弁论诗,其观点大概可归纳为两点:第一,不以用事为高。他反对“拘摩补缀而露斧凿痕迹”的诗,因为这类诗常以用事为尚。第二,在反对雕凿用事的同时,朱弁提倡自然。他认为,雕凿之诗“不可与论自然之妙”;故主张诗歌应“咸得于自然”,要“浑然天成”,要“自成文理”,诗人应直抒胸臆而作诗而“不必出于经史”。《风月堂诗话》推重杜甫和苏东坡,认为杜诗“沈涵汪洋,笔力有余”,为“更高一著”的诗人;而“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对这两位文学家给予很高的评价。此书论诗,时有独见;金代王若虚的《滹南诗话》有所称引,王氏论诗亦受其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