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人洪迈《容斋五笔》中辑出,辑者不详。洪迈(1123—1203),字景庐,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6)举进上,先后知泉州、吉州、赣州、婺州,又历任起居郎、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监修国史,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谥文敏。著有《容斋五笔》、《夷坚志》、《野处类稿》等。《容斋五笔》计《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共七十四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类杂说类,《遂初堂书目》著录于子类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子部杂家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容斋诗话》六卷是辑《容斋五笔》中论诗之语而成,曹溶收入《学海类编》中,《丛书集成初编》据以排印,为今之通行本。书中或记述诗人轶闻、诗歌掌故,或评诗论文、考订辞语名物,内容广博。洪迈谈诗,重视诗人“襟抱”,重视诗歌情意的表达,认为“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甚至主张对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又认为诗人“不必颛门名家而后可称”,因而书中录存了不少并非大家但却很有社会价值或艺术价值的诗作。当然,洪迈最推崇的诗人还是陶渊明、杜甫、李白、白居易、苏轼、黄庭坚诸人,谈论杜、白、苏三家尤多。如指出渊明诗文率皆纪实,杜诗中自、相、共、独、谁等字实字为对,杜诗又喜用受、觉等字,白诗深于诗多于情,又好纪年岁,读其诗如阅年谱等等,都有独得之处。洪迈论诗,崇尚“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命意用事,旨趣深远”,“闲淡简远,得味外之味”。又主张“作诗要有来处”,“诗文当有所本”,但不赞成简单摹拟,认为如“字字拘泥,又为执涩”,“若用古人语意”,当“别出机杼,曲而畅之”。洪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问家,书中不乏精彩的考订。如考证唐诗诗谶、戏语、歇后语,考证东坡得名、诗用茱萸字、宁馨阿堵的原义、诗文当句对、乐府诗以首句比兴引喻、六言诗难工,如此等等,都很精确的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