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号兰阴山人,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元至治元年(1321)进土,官终礼部郎中。《吴礼部诗话》一卷,所记多为唐、宋、元三代诗人轶事与诗歌掌故,以及作者对前代诗歌的考释、赏评。作者认为,诗歌创作应该深入生活,只有“实与景遇”,才能“语意自别”写出好诗;而读者也只有在耳目亲历之后,方能悟出诗的高妙。因此,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二句,“寻常读之,不过以为漫语而已。更事之余,始知此语之信。”他还从诗歌欣赏的角度举起了反对“以辞害意”的旗帜。在谈到“昔人讥王介甫‘残菊飘零满地金’”时,在评论杜牧诗“松寺曾同一鹤栖”时,多次提到“以辞害意”的“谬妄”。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对陶渊明进行评论,将其与屈子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视“节义”的思想。也正是由此出发,《诗话》中记诸文士题岳王墓诗、吊文天祥死节诗以及盛元仁为陆秀夫抱幼主沉海作挽诗特别详尽。书中录时天彝评唐诗18条,并在最后附有“词附”7条。本书《元史·艺文志》与《补辽金元艺文志》皆著录于文史类。通行本有《历代诗话续编》本和《丛书集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