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世溥(1637年前后在世),字巨源,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年16时补明诸生,始有文名,为文才雄气盛,一往自遂,但科举屡挫。入清后,绝意进取,清大臣曾持金聘之,拒而不纳。以著述自娱,有《易系》若干卷、《逸诗》二卷、《韵蕞》二卷、《夏小正解》一卷、《榆墩集》十一卷(内诗二卷、文九卷)。《榆溪诗话》,共28则,有《豫章丛书》本,通行本有《丛书集成初编》本。徐世溥论诗歌源流推尚《诗经》,说“诗何莫而不出于《三百篇》”,他述说了后世对国风的继承与演进,又说,如“声字”(复字、双声、叠韵、间叶、换韵)及六言、五言、三言、七言等方面也是继承了《诗经》的成法。他论诗评诗至唐人,亦多有独到见解,如推崇诗人之地位在于“有开创之象”,等等。书中还论及王粲诸人依《楚辞》而为名句,《胡笳十八拍》的真伪,使事之始等,对历代诗作多有辨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