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读。清初诗人、诗论家,与宋琬齐名,时人称“南施北宋”。有《学余堂文集》、《诗集》、《矩斋杂记》、《蠖斋诗话》。《蠖斋诗话》共92则,《四库全书》收入集部诗文评类,作二卷,《昭代丛书》本作一卷,丁福保辑入《清诗话》中,亦为一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排印本,为今之通行本。诗话中杂谈古今诗歌诗事,推敲考订用字用事正误得失。《四库存目提要》说此书为偶然札记、不甚经意之作,并纠正其失考之处。但施氏在杂谈漫议之中,也提出了一些可贵的诗学见解。施氏论诗,强调诗当有所本,比较重视诗人的人品与诗歌的内容。他说:“诗如其人,不可不慎。”认为那些“风云月露,铺张满眼”,而空洞无物的作品,不过是“一叶空纸”,因而提倡“言有物”,诗当“动人”。他不主张诗歌“道气”太著,“堆垛学问”,认为这样一来,“辄败人兴”,走上宋人以议论、学问为诗的歧途。他虽主张作诗应“含蓄曲折”,但也赞赏那些“一口直述”、“自然入妙”,表达了真挚深厚情感的诗篇。诗话中的考证,如《惶恐滩》、《石壕诗误字》诸条,见解新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