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园诗话》


作者贺裳,字黄公,自号曲阿隐者,清代文学家兼史评家,康熙初诸生,生卒年及其爵里无考,有《红牙词》及《史折》等。《载酒园诗话》三卷,为贺裳诗学杂论,品评他人诗话和评骘唐、宋两朝诗人的专篇。贺裳论诗强调“诗贵用意”,用意又贵“当于其大者,不在尺尺寸寸”,并且当“有味”、“深至”、“得远”,当“余音绕梁”。与此同时,他对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性也没有忽略,如他认为“作诗虽不必拘拘字句,然往往以字不工而害其句,句不工而害其篇”,所以他特别强调“下字尤忌气质”。也是从诗的外在美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强调“诗非借景不妍”,但由此而导致了对“许洞试僧”和欧阳修作雪诗大设其“戒”而多致不满,视之为那无非是“钓奇立异设苛法以困人”,“最后也难逃脱困巳”,而未免失诸片面。关于诗歌创作中的“蹈袭”,贺裳认为即使是高手名家,也在所难免,所以关键在于“当为韩信之背水,不则为虞诩之增灶”,而不能为邵青之火牛。“出蓝生冰”,“袭而愈工”,“何病于偷”?贺裳于唐、宋两朝诗人品第大抵得宜。如认为丘为、祖咏诗“和平淡荡”,卢纶诗写景入妙,耿湋善写荒寂之景,钱起《山居》诗高旷,马戴诗体涩思苦,文同诗“为画所掩”,黄庭坚《毛笔》诗“得天趣”,都是切中肯綮,颇有见地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纵使晴明无雨过,入云深处亦沾衣。”(《山行留客》)二绝极饶风韵,贺裳于其归宿别有所解(自来传唐人张旭诗,贺氏认为是宋人蔡襄诗),可备一说。通行有《清诗话续编》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