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雷发(生卒年不详),字起蛟,江苏震泽人,诸生,大约生活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说诗菅蒯》一卷,有《昭代丛书》本,丁福保辑入《清诗话》中,为今之通行本。吴氏诗学观点与李重华、袁枚相近,论诗主“性灵说”。他说:“诗本性情,固不可强,亦不必强。”“诗以道性情,人各有性情,则亦人各有诗耳。”“故有意作诗,不若诗来寻我,方觉下笔有神。”他虽然也主张学习古人,但反对分唐界宋,更反对摹拟蹈袭,说:“学古须有独见”,“善学者不论何代,皆能采其菁华;惟能运一己之性灵,便觉我自为我”,“诗品不拘时代,惟当以立品为归,诚能自成一家,何用寄人篱下”。由于他强调诗写自我,抒发性灵,所以反对“寓言”之说,认为好诗并非有心“寓意”,只不过“偶然寄托”而已。遇景会心,“偶尔触目成吟,自有灵机异趣”,如强调“寓意”,就是“锢人聪明”。他重视诗歌的形象思维与真情实感,这自然是可取的,但一概反对“寓意”,又未免失之片面。在艺术风格和艺术趣味上,他提出“诗境贵幽,意贵闲冷,辞贵刻削”,认为“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句中有句,味外有味,诗之绝类离群者也”。强调清幽寂静的风格意境,虽无不可,但终觉失之于狭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