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总说》


作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字滋衡,江苏吴江人;沈用济(生卒年不详),字方舟,浙江钱塘人,均生活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两人合撰《汉诗说》十卷,据冯惟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所录汉诗加以评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于存目总集类。杨复吉辑《昭代丛书》续集时,将《汉诗说》前列的总说抽出独立成书,题名《汉诗总说》一卷,费锡璜撰。丁福保据以辑入《清诗话》中,为今之通行本。全书45条。作者自谓,解说汉诗,“要在示人以法门,使学者有入路,有依据”。入路何在?作者强调“学诗须从第一义著脚”,而汉诗就属第一义,因而要求读者“读汉诗如登山造极,溯水得源,见众山皆培,江河皆支派,一切唐、宋皆属云礽,觉语近而味薄,体卑而格俚”。那么,汉诗妙在何处?作者认为诗主言情,而汉人诗“未有无所为而作者”,“皆到发愤处为诗,所以成绝调”。汉诗“高古天成”,“非人力所能为”。汉诗“极轻妙,极灵活,极风艳,极悲壮,极典雅,凡后人所谓妙处,无不具之”。总之,对汉诗推崇备至,评价极高。作者断言:“千古绝调,必成于失意不可解之时。惟其失意不可解,而发言乃绝千古。”表达了一种进步的诗学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