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读雷山房唐诗凡例》

《读雷山房唐诗凡例》


作者管世铭(1738—1798),清代文学家,字缄若,号韫山先生。乾隆43年(1778)进士,累迁郎中,官至御史,为政正直不阿,从游之士颇众。管氏深于经术,尤精古文。诗歌创作也很有成就,其诗朗健深厚,有古诗遗风,著有《韫堂诗文集》。感于“古今诗体莫备于唐,而迄无善本”,有些选本如《全唐诗》和《英灵》、《箧中》诸集或“卷轶浩繁”或“限于时代”,或“域于方隅”,管世铭编了《读雪山房唐诗》一书,“意在备一代之大观,该三百年之正变”。在体制上,采用“分体编钞”即:“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排”、“五绝”、“七绝”的分类形式,又“取源流大旨”及作者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著为“凡例”,是为《读雪山房唐诗凡例》。由于受古文派的影响,在诗歌评论上,管世铭强调诗歌应该反映时事,在有唐一代诗人中,他对李白、杜甫之诗评价很高,尤其是对杜甫“众体皆备”的诗歌创作成就的评价更是花了许多笔墨。管世铭论诗并不否定诗歌形式的重要性,相反,对于各种不同的诗歌体制,他都强调了其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写法;他重视诗的“气格”,也讲究诗的“音韵铿锵”。《凡例》在论述各体下诗人风格时,在写法上除了善用对比之外,还多用比喻。在内容上,《凡例》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它对唐代帝王之作过于吹捧,而所谓“义山(李商隐)当朋党倾危之际,独能乃心王室,便是作诗根源”的评论,就更显其“卫道士”的面目。《凡例》除了上列“五古”、“七古”等七体之“凡例”外(如《五古凡例》),还有《论文杂言四十一则》,共八部分,通行本有郭绍虞编选的《清诗话续编》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