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葚原诗说》


作者冒春荣(生卒年不详),清代文学家。字寒山,一字葚原,自称花源渔长,又号柴湾樵客,如皋(今江苏如皋县)人。一生声名满天下却不入试,因此家贫腹富,名通身隐。《葚原诗说》是他的代表著作。由于一生在书院掌社,所纂还有《象山县志》、《通州志》等地方志籍。《葚原诗说》重在说“诗法”,对于诗的章法、句法、字法之起承转合,写景、叙事、写情之虚实相间,咏史、咏物、游山诸体之寄兴托远颇多论述。在“法”与“声律”的关系上,冒春荣虽然重视锤字炼句和题、韵的选择,但他还是主张“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本乎志以成诗”,强调“作诗先须立意”而反对胸无寄托,无病呻吟的形式主义诗风。除此之外,冒春荣标举“气格”、“风神”同重,反对偏于一途,所以他认为“古体少锻炼之工”而宋诗憾在以学问为诗。关于诗的表情达意,冒春荣反对直率而追求深婉之致,因此认为写景之句应以“淡远”为逸品。《葚原诗说》共四卷,第一卷是“五言律说”,以下分别是“七言律说”、“排律说和绝句说”、“乐府说和古体说”,对各体诗法,论述详备,其中颇有独到之处,通行本是郭绍虞编选的《清诗话续编》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