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泳(1759-1844),初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江苏金匮人。有《履园丛话》二十四卷,其中第八卷为《谭诗》,丁福保将此卷辑入《清诗话》中,题名《履园谭诗》,为今之通行本。全书分五部分,一为‘总论”,16条,谈论诗歌作法,阐明诗学观点。二为“以诗存人”,12条;三为“以人存诗”,17条。多记明清人及其值得称道的诗歌。除吴乔外,所提及之人名均不显,人赖诗以存。四为“纪存”,13条,杂记诗事,如杂感随笔。五为“摘句”,2条,主要摘句评赏清代诗人之名句,评价甚高。钱氏生当沈德潜、袁枚之后,深受格调说、性灵说的影响,其《谭诗》之作,重在本朝诗事的记载与诗人名句的摘评,在体制风格上与袁枚《随园诗话》一脉相承。但他对格调说、性灵说又都有中肯的批评。他说:“格律太严固不可,性灵大露亦是病”。他认为“诗无格律”,作诗“未可以格律拘”;而性灵,“即性情也”,“要归于正”。他企图调和格调说与性灵说,并分别赋予格调、性灵以新的含义。钱氏论诗,主张“以气为主”,“七古以气格为主”,诗道“全是天工”,应顺其自然。主张“口头语言,俱可入诗”,写作咏物诗。“须在不即不离之间”。这些都与性灵说的观点相近。他对本朝人评价尤高,说:“近日诗家愈出愈奇,命意鲜新,立辞典雅,皆古人之所未有”,“本朝七律,金声玉振,不特胜于有明一代,直可超出宋、元,而亦有离出唐人者,可谓极一时之盛”,虽未必中肯,但表现了薄古厚今的可贵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