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熔(?-1836),字乔客,一字宛甫,江西南昌人。诸生,生平不详,卒于道光十六年。有《史记·三国志辩证》、《持雅堂诗钞》、《律诗杜骨》等著作。《三家诗话》一卷,今有郭绍虞《清诗话续编》校点本。据姜曾序中所言,书成于道光五年(1825)。专论乾、嘉时代的袁枚、蒋士铨、赵翼三大家之诗,属专家体诗话。是书虽出自一诸生之手,却基本摆脱了历代诗话由一条一则内容互不相关的论诗条目连缀而成篇的窠臼,自创系统化评论诗人的新体例。尚氏将全书分为“三家总论”、“三家分论”、“三家余论”三部分。总论为概述,尚氏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宏观审视的态势对三家诗进行概括,指出三家诗的源流及其历史地位。他认为“三家兼有放翁以下诸人之长,虽酝酿之功未极深厚,然已如天外三峰,跻攀不易矣。”陈融在《颙园诗话》中说尚氏“诗话评隲袁子才、蒋苕生、赵云松三家,具有卓见”。分论是分叙三家诗人的艺术风格、造诣及其成就之高下。先论袁枚,凡15条,以“子才专尚性灵”为中心,指出“子才学前人而出以灵活”,“《随园诗话》大率取清真之作”,指出袁枚将性灵、学问、神韵三者熔于一炉。再论蒋士铨,凡13条,指出蒋诗有不可及者八。最后论赵翼,凡12条,指出赵诗多用民间俚词俗语,律诗则“语无不典”,“近于掉书袋”。这些评论都很精当。余论则为总结,尚氏将三家之诗,依各类体裁给予总评。如七古、五古则袁、蒋、赵“似全不知古人妙处”。五律则苕生“尚有少陵之遗”,袁、赵“去少陵甚远。”长排则子才“虽错综变化不及少陵,以视元、白、竹垞则胜之矣,蒋、赵未能鼎峙”。苛责之词,略嫌过甚,但客观上仍不失为冷静分析,全面衡量后的评语,这种不为尊者讳的批判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应是无可非议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