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斋诗话》


作者潘德舆(1785-1839),清代诗人,字彦辅,号四农,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安徽候补知县。有《养一斋诗话》十卷,附《李杜诗话》三卷。通行本有《清诗话续编》本。全书阐述自《诗经》至清诗的发展源流,评述前人的诗歌主张,内容相当广泛,持论亦较精当。潘德舆的诗论,以儒家的温柔敦厚“诗教”为本,重在“言志”“无邪”。他一方面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容,说:“诗只一字诀,曰‘厚’,厚必由于性情。”将诗意深厚、诗境质实放在一个极重要的地位。他还反对纯任性情者:“所谓性情者最高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耳”,“其尤悖理则荒淫狎媟之语皆以入诗。”所以他认为:“理语不必入诗中,诗境不可出理外。”另一方面,他又非常重视发挥“诗教”的社会功用,以“挽回世运”,补救时弊。出于这一论诗主张,他对施闰章、王士祯、赵执信、朱彝尊、沈德潜等清诗话代表作均有微词,说它们虽为名著,但“不尽是发明第一义”,批评袁枚、翁方纲的诗话,或失之“佻纤”,滋惑后学,或“强为傅会,遂使人览之茫然”。此外,潘德舆在《诗话》中对宋、明诗话都作了不同的评析。一部诗话能如此详尽地,观点鲜明地论及历代诗话,这在当时还极为罕见。潘德舆在强调诗歌内容及教化作用的同时,还注意到了“诗品之人品”,他认为要写出“诗境质实”的诗歌,发挥“厚风俗、美教化”的社会功能,诗人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艺术等方面的修养,这个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